撿海星的人 葉兆輝

People
Image
衞生署最新評估學童試圖自殺的比率創近五年新高,引起公眾關注學童自殺問題。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於2002年成立,現任總監葉兆輝早於1993年已發表第一篇關於香港自殺問題的文章,一直相信「讓數據說話」才具說服力,向社會各界分析自殺現象及思考對策。瞓身研究逾三十年,他認為預防自殺工作無結束的一天,是無底深潭,唯有以「海星」寓言故事自勉,無間斷地撿起被潮水沖上岸的海星,逐一放回海裏去,無可能救得全部,但救得一隻得一隻。

 

葉兆輝成長於香港人追看無綫電視劇的年代,「八十年代,看黃日華飾演的社工騎電單車去儆惡懲奸,我想當警察,有同學取笑我不夠高大考督察。」他認為,現在做防止自殺研究,跟他當年的志願出發點相同,都是在本身崗位做一點事,讓大眾生活得好一點。

 

他在澳洲讀大學、工作和結婚,在當地生活了十二、三年,於1990年接受香港大學的聘書回流,且一做三十多年,現任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(研究)、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(人口健康)。

 

死亡、自殺,是華人忌諱的話題,葉兆輝成為防止自殺的專家,原來出於偶然,他憶述:「當年回港不久,有記者要找個統計學家分析多宗學童自殺,想知道有無連鎖反應。我發覺香港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多。」

 

朋友自殺 切膚之痛

 

加上留學澳洲時一位朋友自殺,令他既難過又滿腦子疑問,驅使他對此題目產生興趣,便利用自己在人口統計學上的專長,從事防止自殺的研究,第一篇關於香港自殺數據的分析文章於1993年發表,迄今超過數百篇。

九七回歸後香港遇上金融風暴,不少人的精神健康出問題,自殺率上升,2002年時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在官邸與數名學者商量對策,席間葉兆輝答應提供自殺個案的研究數據。同年10月,馬會資助成立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,他出任總監至今,不經不覺,研究中心的規模從最初的六人擴張至目前的二十多人。

他認為,大學做各種研究,都重視用數據說話,無非為了影響社會,不會被判定是象牙塔,「學者提出數據,大家才可以一起深入討論防止自殺的對策,否則,精神科醫生會認為學者甚麼都不懂,不願聽學者的意見。」


燒炭曾經是自殺常用手法,1998年,香港揭發第一宗燒炭自殺案,2003年全年有三百二十人燒炭亡,「從一個人增加到三百二十人,有權威人士說,就算消除一種自殺方式,尋死的人會搵另一種方法,所以我們做甚麼都是徒勞。但我不同意,分析這三百二十人的年齡、性別、職業、有無患精神病,數據證明,他們跟採用其他自殺方法的人不一樣。」後來,促成超級市場同意把售賣炭包的貨架上鎖,有輕生念頭的人不容易購買,燒炭自殺的人數亦見大幅回落。

 

撿海星精神 做預防工作


模仿效應,是葉兆輝另一個關注點,「一有自殺新聞,記者就打電話來問,我會建議他們,不要報道自殺方法,以免有人模仿。」傳媒找葉兆輝做訪問,通常無好事發生,疫情過後的新學年起,學童自殺個案頻生,他認為與三年疫情期間反覆停課有關,學生處於成長期,有不少困惑卻不懂對外求助。


電影《年少日記》以敏感的學童自殺為題材,葉兆輝不但看了,還包場和邀請導演卓亦謙與觀眾交流。葉兆輝說:「現實中,有學生被家暴,有學生成績差,電影因劇情而集所有問題於主角一人身上。」


特區政府在2312月推行為期兩個月的「學校為本三層應急機制」,校方識別有高風險的學生,如有需要便找社署幫手跟進,嚴重個案則轉介公立醫院的精神科。


葉兆輝卻另有意見,「我做公共衞生事務,進行任何甄別之前,必須確保有充足配套,能夠向有需要的人及早提供服務,也要確保無假陽性、假陰性個案,善用資源。現在醫管局的精神科醫生不是咬手指好得閒,市民已經要輪候半年才能見到醫生,假如忽然每間學校有六十名學生需要精神科服務,醫生應付得來嗎?」


2016年,葉兆輝以「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」主席身份向特區政府提交報告,曾建議一個着重治本的「三級制」版本,「我們主張的三級制,不是要在學校找出有問題的學生然後幫助他,而是相信預防勝於治療,令學生精神健康,不會成為自殺個案。」委員會當年提議加強支援學校、家庭,推廣多元升學及就業途徑等不同策略,在「普及性」、「選擇性」、「針對性」三個層面預防學生自殺。


他認為預防自殺工作無結束的一天,是無底深潭,唯有以「海星」寓言故事自勉,無間斷地撿起被潮水沖上岸的海星,逐一放回海裏去,無可能救得全部,但救得一隻得一隻。

 

既然暫時推不動大齒輪,葉兆輝從小齒輪入手,貫徹其「撿海星」精神,「最開心是我們在幾間學校訓練學生當守門員,主動幫其他人保持精神健康,成為『示範單位』;又訓練青少年做『細說人生歲月 跨代同行計劃』義工,了解和發掘長者的人生經歷,並把他們的精彩故事製成書冊,預防隱蔽長者自殺。」


與歷朝官員打交道,葉兆輝有自知之明:「我肯定不是the golden boy of the government(政府的寵兒),但我不孤單,我有個好有心的團隊。」做自殺研究多年,閱讀過不少遺書,「學到做人要更謙卑,有時做錯選擇,是抵死,但有些人想揀都無得揀,好慘,出世在一個不堪的家庭環境,換作是我,可能死得更快。」

 

擁抱生命 活在當下

 

他對生死亦有所領悟,「年紀越大,無可避免有相識的人交通意外、自殺、病死,參加喪禮多過婚禮,人生好多規限,大環境是個人能力扭轉不了的,過去的事過去了,未來的事是未知數,既然無選擇地來到這世界,何不擁抱生命,活在當下,別整天抱怨這樣那樣。」

 

十分鐘籌一百萬元

 

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需要資金維持運作,籌款是葉兆輝的任務。曾有一段時期研究中心失去馬會的資助,幸好有救星出現,「那位白武士是李家傑(恒基兆業執行董事),前後捐出過千萬元,我們還一起去芝加哥上堂,認識自殺問題,他真的好有心。」


葉兆輝說這些年來十分幸運,鳴謝馬會、梁愛詩、李家傑、社聯夥伴基金創辦人莫綺文,還有令他印象深刻的華人置業集團主席劉鳴煒,「我跟他講解十分鐘,翌日便收到一百萬元支票。也要多謝特區政府,起碼研究中心無被閂水喉。」


Image
People

來自街頭的國際權威 黃志基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