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加價在即 讀書成本增 求學為求職?

從就學到就業
Image

凍結27年的大學資助課程學費即將上調,政府早前宣佈,由明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,平均加幅5.5%,低於日前消息所指的每年最高加9%。目前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的資助課程本地本科生學費為每年4.21萬元,學費將在2025/26學年先加2400元,之後兩個學年每年加2500元,政府提供的助學金和學生貸款額由明年起相應調整。讀書成本與日俱增,難道學生選科被迫只為了擇業、求學唯有為了求職?

教育局表示,教資會資助課程學費的目標成本收回率為18%,過去10個學年都不達標,本學年收回率預計只有12.9%,即使加學費後,到2027/28學年預計平均收回率只有13.4%。不過,成本收回率受經濟起伏影響,加上政府為資助大學提供的補貼亦會按不同因素調整,2027/28學年後是否再加學費仍有待考慮,因此亦未能制訂將收回率提升至18%的時間表。

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,加學費非為應對政府財赤,他認為加幅溫和,對於向政府借款的學生,還款額亦是溫和及可負擔的。他續指,政府未有計劃於3年後再加學費。教育局表示,2025/26學年學費調整後,「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」(TSFS)和「全日制大專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」(NLSFT)下的助學金及貸款會相應增加,而現時後者的貸款利息為2.42%,已「遠低於市場」。

教育局續指,本學年逾1.1萬名學生經TSFS獲助學金,當中逾8,000人獲發全額助學金,並有逾1萬人透過NLSFT獲發貸款。根據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網站,TSFS和NLSFT的拖欠還款個案數目,本學年分別有508和379宗,3年間學年的拖欠還款數目持續下降。

八間資助大學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,理解政府調升大學學費的決定,大學設有獎學金、助學金等多項財政支援計劃,並會繼續完善計劃。其中,科技大學表示,大學會配合最新的學費政策。城市大學表示,一直致力支援有經濟困難的學生,下學年起亦會為其中4個課程的合資格聯招入學生提供獎學金等資助。教育大學稱會適時檢討獎助學金的分配、涵蓋範圍和金額等。

靠借貸「預咗要還」

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相信,日後借貸的學生人數難免增加,須申請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學生受影響最大,加上現時處於高息環境,建議當局檢視計劃的利率。他認為,目前除了加學費,學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開支亦受通脹影響,「在學生宿位、交流方面增加資助的話,或可平衡加學費的影響。」

職道生涯規劃輔導協會總監崔日雄坦言,近年學生傾向根據個人對該學科的興趣或就業方向而考慮,包括輔助醫療的工種如護士、護理,或社工等應用性較高、具專業資格的課程。

職涯規劃 ≠ 只向錢看

崔日雄續指,近年院校開辦的新興學科增加,學生作出選擇時,最重要清晰自己未來的就業發展。「不論選擇傳統熱門科目,或是新興的科目,學生都應該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作為考慮因素,只要學生保持熱誠,修讀新興學科未來也有好的發展。」事實上,升讀大學或大專課程除了取得學士資格外,也在擴闊個人思維、訓練軟實力,即使選讀學科與未來工作無關,也可以再進修,攻讀碩士課程。

麥穎文(Annabelle M.)在英皇教育任職多年,她表示,每位學生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升學路徑。

於未能或不打算升讀大學的中六畢業生,她建議他們考慮香港專業教育學院(IVE)、香港知專設計學院(HKDI)和香港建築學院 (HKIC)等職業訓練院校提供的副學士、高級文憑或文憑課程。這些課程與市場需求密切相關,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用的技能和知識,以便他們能夠迅速適應職場環境。


Image
從就學到就業

2022-24年度平均入職月薪 大比併

Image
從就學到就業

各大收生安排 好有彈性